当前位置首页 > 运动

坚持运动的人到底能收获哪些好处呢

来源:互联网精选  发布时间: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工作压力大,内心焦躁,出去跑几圈,心情立马好很多。伤心难过,提不起劲儿,马上暴汗一场,瞬间就能释然不少。

运动,似乎有种魔力,能让人释放压力,纾解烦闷,快速走出情绪困境。

关于这点,美国《体育与运动心理学》杂志,曾发布过相关研究结论:仅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就可以立即改善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。

哈佛大学教授约翰·瑞迪也说:“如果你已经情绪低落,运动一下就会让心情变好,而且那种知道自己就要好起来感觉,将彻底改变你的心态。”

人到中年,工作、生活、家庭,俗事缠身,烦恼不断。

与其在情绪的泥沼中无所适从,不如在运动的快感中消散一切。

让自己动起来,其实是我们缓解焦虑、化解压力最简单的方式。

01、让你身材更好

控制饮食辅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可以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和脂肪,持续燃烧脂肪,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。

结合抗阻运动,还能塑造美好的身材曲线。有研究发现,8周的深蹲就能增厚臀部的股四头肌。

每次运动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消耗脂肪,建议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。

02、让你睡得更香

一方面运动可以缓解肌肉僵硬不适,增加躯体的疲劳感,更易入眠;

另一方面,运动会产生血清素,可以缓解焦虑和精神紧张,而且能转换成夜间的褪黑素,促进睡眠。

研究显示,运动后深度睡眠的时间也会增加1.3%。

除了日常的有氧和抗阻力锻炼之外,被失眠困扰的还可以试试身心锻炼,有研究发现,10~12周,每次60分钟,每周至少2~3次的身心锻炼(太极拳、气功、八段锦、瑜伽等),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。

但是睡前3~4个小时要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神经过于兴奋影响睡眠。

03、让你精力更旺

规律的健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清除代谢废物,而且能显著提高线粒体的质量和活力,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,让身体不容易疲劳,更有力气。

04、让你更开心

“运动处方”常被心理学家用于干预抑郁症,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就说过:“如果我是心理治疗师,我治疗病人的一个前提就是让其运动。”

运动可以让你重获对身体的掌控感,并且会产生血清素(5-羟色胺)和内啡肽,给人愉悦感和成就感。

运动还能显著降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。

05、让你更聪明

经常运动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衰退,延缓老年痴呆的出现。

研究发现,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可以有效提升血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的含量,增加脑血流灌注,减少炎性细胞因子,促进神经认知能力。

06、减少慢性病风险

坚持锻炼,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力量,减少“肌骨相关疾病”带来的疼痛,如关节炎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颈椎病、骨质疏松症、腰肌劳损等。

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》就提到,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可以降低冠心病、脑卒中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的风险。

07、让你更年轻

坚持运动,还能让你比同龄人更显年轻,也能降低20%~30%的全因死亡率。

运动能刺激代谢合成肌肉纤维和骨质细胞,延缓骨骼和肌肉衰老。也有研究发现,有运动习惯的人,40岁以后的皮肤状态甚至比得过20~30岁的年轻人。

缺乏运动者更容易患跟衰老相关的疾病,如糖尿病,心血管疾病,痴呆,骨质疏松及癌症,终身锻炼已被证明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等不良因素,能从细胞层面延缓疾病进展。

08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

减少久坐,就算是少量的活动也比不活动要好。

成年人

每周应至少进行150~300 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,或至少75~150分钟的剧烈强度有氧身体活动;

每周至少有2天进行大肌群锻炼,包括腹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腿部、臀部、肩部和手臂肌肉等。相同肌肉群锻炼应至少间隔1天。

老年人和慢病患者

应在自身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身体活动,并根据自己的健康水平调整活动强度,每周至少进行3次平衡和力量训练。

趁春暖花开,趁夏日未至,运动起来吧!

上一篇:便宜的和贵的避孕套,到底有啥区别?
下一篇:返回列表